(应急管理局 张凤磊)10月份以来,高新区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共检查企业1856家,发现并消除一般隐患1660条;停产停业整顿8家、查封企业2家、停工停产项目2处。开展专家指导服务15次,指导帮扶企业38家;开展夜查活动19次,夜查企业43家。开展联合执法检查29次,共检查15个居民区、68栋楼房,691余处小型门店,清理违规留宿人员163人,清理防盗窗、广告牌等86处,清理违规停放电动车246辆。
据统计,高新区有5家危化品生产企业,21处重大危险源,特种设备1万多台,危化品输送管道5路12条约13公里,压力容器1600多台,压力管道28公里,燃气管线110公里,规上工业企业68家,九小场所、沿街门店839处,企业分布密集,安全管理基数大。其中,河南神马尼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是平顶山打造千亿级尼龙产业的核心龙头企业,是连通全市煤焦和尼龙化工两大核心产业的关键一环,是打造特色煤基尼龙产业链、建设千亿级“中国尼龙城”的产业枢纽。
为确保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今年10月份以来,高新区全体干部职工以如履薄冰的危机感、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忠诚担当、恪尽职守。坚持大员靠前,科学研判安全形势,带队开展夜查行动;坚持“三管三必须”原则,突出重点行业领域,狠抓隐患排查治理;坚持部门联动,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坚持网格化管理,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群众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突能力。在全区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五化工作法”,为企业稳产保供、生产安全保驾护航。
职责分工清单化。编制《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对各级各部门的职责重新梳理、明确,对5家危化品生产企业实行县级领导包保责任制;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对重点企业实行日调度、日报告制度;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各相关部门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能够妥善应对、及时处置紧急突发事件。
督导检查网格化。纵向由区、镇(办)、村(社区)三级监管,横向由各职能部门按职责分工分块监管,实现安全监管“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区、主管部门、镇(办)主要负责人亲自安排、靠前指挥,深入一线开展暗访、督导。
隐患排查治理专业化。邀请专家携带专业设备开展隐患排查,确保找准“病因”、开出“良方”,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确保整改到位、形成闭环管理。紧盯危化、消防、燃气、建筑工地、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采取专项检查和联合检查相结合、检查和帮扶相结合的模式,消除隐患,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成立危化管道督查小组,对企业巡线情况进行日调度、日巡查。
应急准备常态化。健全“1+12”应急指挥体系,组建10支共计388人的应急队伍,随时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编制修订1部区级综合应急预案、30部行业部门预案,提高预案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今年以来,共组织各类应急演练566场次,提升应急处突能力。
宣传教育全面化。广泛发动全民参与抓安全,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开展安全宣传教育,累计制作安全宣传视频46期,发放宣传单1万余份,普及群众2万余人,把安全意识延伸到社会安全治理的每个末梢,使安全防范举措家喻户晓。
安全生产“五化工作法”有力提升了安全监管实效,彻底消除了一批“顽疾”,进一步夯实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从源头上提高了企业本质安全生产水平。全方位、多元化、系统性的宣传教育,全面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五化工作法”实施以来,在全区形成人人参与、镇办“吹哨”、部门监督、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筑牢了安全生产钢铁防线。
下一步,高新区将持续以“五化工作法”为抓手,慎终如始、善作善成,牢固树立安全生产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克服麻痹大意思想,紧绷安全生产弦,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确保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