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和生态环境局 张冰楠)“一切正常,数据准时传输了!”8月23日,随着一件件气象仪器经过安装调试,平顶山高新区六要素(环境温度、气压、环境湿度、风向、风速、降雨量6类气象要素)自动气象监测站点正式在高新区严村“驻扎”。
根据全市行政区域划分,位于平东高速口的高新区区域气象监测点已经不能准确反映高新区的实际气象状况,为了进一步提升气象观测能力,完善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确保辖区气象监测全覆盖,区城乡建设和生态环境局积极与市气象局沟通对接,多次邀请气象专家对候选新址现场踏勘,实地调研,分析研判,制定迁移方案,经过专家评审,最终确定将气象站迁移到辖区严村境内。新址视野开阔、无障碍物遮挡,无外部影响源,探测环境优异,具有较好的气候代表性,符合气象观测站建站相关要求。
为确保站点迁建的气象数据准确可靠,自搬迁方案启动以来,区城乡建设和生态环境局指派专人与市气象局对接搬迁工作,从设备拆除顺序、运输到新站卸装、调试、线路梳理、数据传输,再到人工补测、备份站转移以及后勤保障每个环节,反复推敲,周密筹谋,严格保证搬迁工作的每个细节落实到位,确保迁站首日各流程环节做到无缝衔接。
气象监测站作为一个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综合气象观测基地,为天气预报、气象信息、气候分析、科学研究和气象服务提供重要依据。今年以来,区城乡建设和生态环境局严格落实《递进式气象预报预警服务机制》,在暴雨、雷电、高温等关键时间节点,及时在区防汛抗旱工作群发布气象预警信息140余条,为上级及各单位决策开展工作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