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服务中心 石艳蕾)营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软实力、核心竞争力之一。近年来,高新区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无论是营商环境各项指标排名的连年提升,还是各个领域的改革持续深化,都极大地提振了投资者和市场主体对高新区经济发展的信心。为进一步增强营商环境优化的针对性、靶向性、精准性和有效性,建设普惠营商环境、产业营商环境、协同营商环境、实质营商环境、数字营商环境,高新区多点发力,并取得了较好成效。
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我们企业迁移到高新区的时候,高新区政务服务大厅帮办代办人员一次就帮我们完成了企业迁移和企业法人以及经营范围的变更。同时,帮我们完成了企业用电报装,节约了我们的办事时间,使企业提前进入正常运营。”8月8日上午,平顶山市友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韩军胜对高新区营商环境赞不绝口。
为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市场主体能够公平竞争并优胜劣汰。高新区高度重视中小微企业的扶弱做强,在制度层面深入推进,严格履行中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制订中小微企业地方性优惠政策,将投资项目备案、用水、用电、用气、用暖纳入“企业开办+N项服务”“企业开办大礼包”等,为初创企业提供“一对一”“一企一策”专属服务。同时,建立“一站式”企业登记、迁移、退出机制,为每一家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雪中送炭,让中小微企业感受到营商环境的温度。
为做强做大产业链 提供有利环境支撑
今年1月,库柏爱迪生(平顶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2023年度“绿色制造名单”,今年6月,被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授予省级质量标杆企业荣誉称号。龙头企业竞争优势的提升,带动了一批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管理现代的优秀企业在高新区创业扎根。
为更好的实现营商环境优化的跃迁,高新区更加注重营商环境优化和主导产业发展相适配。着力打造以尼龙新材料、电气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新能源为战略培育性产业的“2+1”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依托龙头企业的优势,聚焦产业链扩链、延链、补链和强链,从而形成了产业集群。同时,加大企业服务培育力度,引导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提升,不断推动高新区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形成了专业化聚集、园区化承载、集群化发展、特色型培育的产业格局,为做大做强产业链提供有利环境支撑。
打造协同营商环境 提升企业获得感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整体性的体制机制。高新区强调整体政府服务和整体性治理,注重系统性和协同性,坚持一体设计、整体布局和联动推进。建立了完善的营商环境优化领导小组、会商、联席会议等议事协调机制,明确牵头部门和主责部门,使相关部门可以在分工的同时有合作,各类政策能够在分解的同时有联动,通过打造协同营商环境来提升企业获得感。今年以来,高新区行政服务中心共为企业提供帮办代办政务服务事项568项,利用“并联审批”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26项,其中跨地区跨层级帮助企业解决难题8项。
打通“最后一公里” 加速数字化转型
高新区不断加快建立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打造以企业为中心的数字化营商环境,让亲近和清白的政商关系成为营商环境优化的强大后盾。旗帜鲜明地提出“全程网办”“帮办代办”,实现9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全部涉企事项由园区“帮办代办”,极大地减轻了企业与政府打交道的负担,缩短了企业办理业务的时间,也在无形之中减少了企业的各类财务成本。同时,深化“四电改革”和政务数据共享应用,通过电子证照在线无感调用、电子亮证核验等方式,实现实体证照免提交,房产、公积金、水电气暖等244类事项“免证可办”。通过300项政务服务事项“全市通办”、129项政务服务事项“刷脸办”、涉企政策定制化提醒和企业补贴“免申即享”等,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来提升营商环境优化的精准性和智能化,使企业在更大范围第一时间自动享受各类政策红利。
增强各部门的创造性政策执行能力
高新区坚持政府供给和企业需求相结合,不断增强各部门创造性政策执行力,使营商环境在创新中优化,在优化中创新。同时,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问计于企,通过座谈会、走访调研、早餐会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强政企沟通,倾听企业经营发展遇到的问题,并切实解决企业诉求,使营商环境优化落到实处,为平顶山高新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