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服务中心 石艳蕾)8月12日上午,在高新区行政服务中心,平顶山市永益管理中心(有限合伙)负责人丁睿拿到了该中心发放的第1888个“集群登记”营业执照。他高兴地说:“在高新区,不用提交房产证、租赁合同等各种证明,直接向市场监管部门提供托管机构的住所承诺后,就能办理营业执照,很方便,也为我们公司减少了另外租赁办公场所的费用,节约了成本。”
今年以来,为持续深化改革,进一步降低创业成本,释放市场资源,激发社会创造力,高新区不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探索通过在各类创业园、产业园、孵化园等管理运营单位“一址多照”的基础上,全面推行企业“一照多址”“一址多照”“集群注册”等住所登记制度改革,让创业者“零成本”“低成本”入驻,让创业省钱更省心。
允许“一址多照”,即在法律、法规未做出禁止性和限制性规定的领域,凡能有效划分区间,做适当物理隔离,并明确编号的同一地址,可以登记为多个市场主体的住所或经营场所。“集群登记”是指多个市场主体可以以一家具备商务秘书服务功能的托管机构的住所(经营场所)作为住所(经营场所)进行登记,由该托管机构提供住所托管服务。
改革前,创办企业需要注册地址,对于刚刚起步的小微企业来说,租房、装修是不小的支出,有不少新兴业态创业者或小微企业主在创业之初因租不起房、没有可用的办公场所打了“退堂鼓”。改革后,经营场所不再成为创业“门槛”,通过简化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放宽登记条件,高新区辖区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业,均可以申请办理“一照多址”“一址多照”“集群注册”备案登记,免于设立分支机构。
目前,高新区创新创业产业园区、电气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尼龙新材料产业园区、皇台产业园区、沙河产业园区、临港物流产业园区非独立办公的1888家企业均享受了“集群注册”登记托管。
与此同时,6个产业园区对企业的服务也从“管理部门+企业”服务模式向“管理部门+托管园区+企业”服务模式转变,以激发区域创新创业活力。
“企业把精力放在研发和经营上,不擅长的业务交给我们。工作中我们除了能提供场地外,还免费帮办代办企业全生命周期政务服务、知识产权规划、科技项目申报、创业补贴申报等。”创新创业产业园区部门主管表示。
全面推行“一照多址”“一址多照”“集群注册”改革,是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扎实推进企业开办便利化改革的重要创新举措。通过此次改革,大幅缩减了企业申报材料和审批环节,节省企业增设分支机构的时间和成本,全面解锁企业住所登记限制,大大提升各类经营主体的政策获得感、投资安全感和办事便捷感,给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